中文系(珠海)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主题党日活动4

Body

        10月28日,天晴有风,秋光正好,在直属党支部书记罗燕老师、副书记陈彪老师的带领下,中文系(珠海)全体党员前往苏曼殊故居、接霞庄、菉猗堂等地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主题党日活动1

       

        苏曼殊故居位于珠海沥溪社区苏家巷内,生于日本横滨的苏曼殊在6岁至13时返回故里就读于简氏宗祠,一生坎坷,才华横溢,早年与孙中山、陈独秀等人结识并投身革命。1986年苏曼殊故居被列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我系党员同志们了解了这位传奇人物短暂而精彩的一生,纷纷被他惊人的灵气与才华所折服。他精通多种语言,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也是中国较早觉醒的一批知识分子,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主题党日活动2

       

        离开苏曼殊故居,队伍集体前往接霞庄和菉猗堂。接霞庄又称“赵家庄”,村中的赵姓人家系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胞弟魏王赵匡美的后裔。庄内古迹众多,庄子口满池的白莲开得正好,一条石板街横贯全庄,当人们游走于望不到尽头的漫漫长道,感受着远古和现实,遍历岁月沧桑与百年人事更迭,实在是别有一番滋味。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主题党日活动3

       

        菉猗堂全名为“南门赵氏祖祠菉猗堂”,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弟魏王匡美的十五代裔赵隆,为祀其曾祖父梅南而建,也是如今珠海市内保存较好、颇具地方风格的古建筑。其中,菉猗堂的蚝壳墙最引人关注,墙体由数万枚蚝壳按照规律排列堆砌而成,整齐有序,看上去坚固而壮观,且具有防台风性能好、冬暖夏凉的特点,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完整度最好、时代最为久远的蚝壳墙。祠堂内高高的门槛、堂前的雕梁,乃至于庭院内紧闭的高门都在向我们传递着掩埋于历史尘埃间的庄严与沧桑,为我们讲述那一个个关于忠义与兴亡的故事。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主题党日活动4

        午后,怀着对秋日风光的赞美,和对文化古迹的慨叹,一行人踏上了回校的路程。此次活动让同志们有机会了解了历史先贤,感受到城市文化韵味,体验了自然无限风光。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系党员将会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生活当中,主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